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25日09:44 南方周末 作者:王茜 高爾夫:地方之洞,洞穿禁令亞龍灣高爾夫球會奪地風波高爾夫球場圍京城圈地無妨,撿球有罪? ——失地農民和高爾夫球場之爭 中央11部委急下“整治令”,要求各地開展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所有球場一律不得占用耕地、天然林和國家級公益林地,占用耕地、林地的必須全部退出,盡快進行復耕和恢復森林植被。 占用耕地、林地的球場必須全部退出 《新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處獲悉,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土部、環保部等十一部委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發改社會[2011]741號),要求各地開展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并在2011年6月底前,將本地區所有球場名單及違規球場清理整治情況進行匯總并上報國家發改委。 據悉,這份標明“特急”的文件指出,近期一些地方無視2004年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占用大量耕地和林地資源,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經國務院同意,在全國開展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 文件要求,所有球場一律不得占用耕地、天然林和國家級公益林地,占用耕地、林地的必須全部退出,盡快進行復耕和恢復森林植被。 文件還列出了“重點督辦嚴重違法違規項目”,包括:占用耕地面積超過球場總面積50%的球場、在自然保護區或者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建設的球場、非法屯墾河湖影響防洪安全的球場、非法占用公共資源建設的球場。 如果有球場在此次徹查中隱瞞不報,“一經檢查發現,一律予以取締”。 全國400家球場待整治 根據文件,此次整治的對象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下稱《通知》)印發前(即2004年以前)未按規定履行立項、規劃、用地和環境影響評價等建設審批手續建設的高爾夫球場;《通知》印發后開工建設的高爾夫球場。 據人民網早前報道,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有近600家高爾夫球場,而2004年以前,如果以18個球洞為一個標準高爾夫球場,全國只有高爾夫球場170家;也就是說,通知》下發之后全國又建了400多家。 這意味著,有超過400家球場都是本次清理整治對象。 整治或有難度:開發商、地方利益交織 盡管,全國有近600家高爾夫球場,但據一位高爾夫球場管理人士介紹,實際上,目前全國正規審批通過的高爾夫球場只有10家左右。在這600:10的懸殊比例背后,隱藏的是球場為開發商、地方政府帶來的巨大利益。 首先,對于開發商來說,以高爾夫球場建設為由大量圈地,然后在球場周邊開發房地產項目,可以用高爾夫球場帶動房價地價上漲,創造多重利益。 其次,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在地方看來,高爾夫球場的建設不僅有利地方形象,有利于地方招商,也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 不僅如此,由于很多高爾夫球場都建設在綠化帶區,并由高爾夫球場負責綠化,因此為當地政府節省了諸多資金,并帶來了巨大稅收。《證券時報》報道更指出,地方政府的利益還在于,高爾夫場建設起來后,周邊的房價開始飆升,土地開始升值,地方政府又可以借此賣地生財。 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從球場立項開始,開發商和當地一些部門就以各種名義偷換概念,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綠化項目等旗號建設球場;而建設過程中對農田、林地的侵占,相關執法部門則視而不見。近期,安徽巢湖和縣高爾夫球場導致當地諸多官員被處罰,原因就在于這些官員違規支持球場建設。 部分違規球場或借整治“合法化”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此次文件規定,“對違法違規行為已完全糾正、整治措施全部落實到位的高爾夫球場,可由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林業等部門為其重新辦理相關手續,并重新繳納相關規費。” 這似乎給目前國內大多數游走在“灰色地帶”的諸多高爾夫球場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 一個事實是,目前對于何為“完全糾正、整治措施全部落實到位”尚無具體解釋。所以,有業內人士擔心對于一些球場而言,利用這個條款恰可以渡過“難關”。南方周末:國內高爾夫球場將迎“大清理”